打造芡河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
作者:{typename type="name"/} 来源:{typename type="name"/} 浏览: 【大 中 小】 发布时间:2025-05-28 13:30:24 评论数:
怀远县荆山镇芡河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,打造横跨茨淮新河上桥枢纽工程和225省道芡河公路桥两端,芡河区龙女岛(石山)、湿地生态瓷岗渡、保护滚轮咀等三大天然氧吧错落有致的打造排列在河南岸北,这里一片片湖汊芦苇荡好似天然的芡河区美玉“祖母绿”镶嵌在清澈透明的水面上,波光粼粼的湿地生态天然水域里新生的水草油油地在水底招摇,菱角莲藕密密匝匝争相在水面上迎接着朝阳。保护站在225省道芡河公路桥上,打造远远望去,芡河区5000多亩宽阔的湿地生态湿地公园,湾汊、保护咀、打造岗纵横交错,芡河区覆盖着绿绿葱葱的湿地生态树林或芦苇。水上林间白鹭、花喜鹊、灰喜鹊、灰鹤、沙鸡、野鸭飞腾其间,显示着水上大自然无限美好的风光。
芡河东流湾套湾,湾湾咀咀朝荆山,不是荆山石头硬,只因大禹耜(lei,第三声)具宽。荆山镇芡河湖水面宽阔,烟波浩渺,该镇结合实施“镇村(居)河长”共同治水工程,设立公示牌,明确职责,在沿芡河两岸全部设立公示牌,明确责任人、管护人,公布监督电话,接受公众参与监管。镇河长办专门为芡河聘请11名兼职督查员,26名社会监督员参与河长制工作,监督管理。并根据流域水源地保护,建立台账,动态更新,镇河长办历时一个多月,沿芡河6条大沟全面建立台账,系统摸排问题,做到一河一册,动态更新。先后拆除各类养殖设施110多处,沿河违章建筑(含各类棚舍)20多处,打捞各类沉船、破损船只32条,清理沿河垃圾50多处、60多吨,保洁各类沟河40多条(次),水环境面貌日益改善,从而有力地保护了芡河天然湿地。
该镇还紧抓争创美丽乡村的有利时机,紧密结合当前的“三边三线”整治行动,把美丽乡村行动作为有效载体,把芡河的美当成衡量地方文明程度的镜子,当成供城乡居民吸取氧吧的“肺”,使得镇域面貌焕然一新,镇风民俗悄然发生变化,居民素质显著提高。此外这个镇还以建成“山清、水秀、人富、镇美”的生态宜居镇村为抓手。抽调相关人员,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,确立了村级主体责任、社区督导责任、包村干部帮扶责任的领导机制,制定下发了《荆山镇“美丽镇村行动”环境整治工作标准》、《荆山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办法》和《环境整治奖惩办法》,做到美丽乡村建设有标准可依、有先进可奖、有典型可带。
镇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沿河道路、供水、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,大力实施绿化、美化、亮化、净化工程。在沿芡河湿地保护中注重生态建设。行走在芡河两岸,随处可见河边的树木、芦苇荡、莲花池、水草地。随处可见花花草草,一步一景,步移景异、各具美态。按照“遵从自然、巩固本色、留住乡愁”的生态保护要求,立足“融入城市元素,水韵山色兴镇”思路,念好三字经、做好水文章、打好生态牌,统筹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、商贸物流等规划,不断加大资金投入,新建了淮西现代农业示范区、石榴基地、沿芡河水字特色产业等产业项目。如今该镇已实现“生态、宜游、宜业、宜居”从统筹城乡发展,到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“蝶变”。据该镇一位分管文明创建的负责人介绍,“村映河水,房在绿中,人在景中”的建设规划正在紧锣密鼓,荆山人正铆足干劲,以“绿色产业、绿色经济”攻坚为抓手,在建设绿色生态中心镇,精心绘制出一抹“天蓝、水绿、山清、家美、人乐”的新景观。